④动机来源:道德的-伦理的关怀,具有充分的人文主义关怀。
以上社会管理理论的建构,有别于长久以来行政理论以“行为”而非“行动”为观察对象。前者乃实证论的产物,而后者则为包括实证的、诠释的和批判的三种理论成分,最适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理论的建构途径。
这种理论建构的前提建立在双方彼此互动过程中,预设了皆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在面对面的境遇中,以道德的-伦理的关怀,形成社会管理的理论,从而塑造社会团体或组织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以弥补权力与金钱场域世界中因交换关系所形成的工具理性所造成的不真诚与不信任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原来生活在小团体里,团体与团体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团体成员在其界限内互动。网络社会兴起,其组织界限具有渗透性,层级较为平坦或曲折,公共服务人员原来是层级节制的管理人,视网络社群为非正式组织,如今这种网络社会组织形态越来越重要,反而成为正式的组织。
网络组织的互动不以权力,也不以金钱,作为行为的驱动力,它必须建立在团体成员所共享的一组非正式价值或规范之上,使他们能够合作共事,其运作的润滑剂即信任,此即福山所谓“社会资本”。他说:“虽然契约和自我利益对群体成员的联属相当重要,可是最高效能的组织却是那些享有共通伦理价值的社团,这类社团并不需要严谨的契约和法律条文来规范成员之间的关系,原因是先天的道德共识已经赋予社团成员互相信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