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期,郑国是一个新兴的诸侯国。国君郑庄公是周朝的卿士,执掌朝中大权,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当时,周平王是个软弱无能的人,一方面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处理朝政,另一方面他对虢公忌父又十分信赖,曾想让他代替郑庄公管理朝政。郑庄公知道后,对周平王非常不满。周平王害怕,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我并没有让他取代你的想法。”为了让郑庄公相信,周平王和郑庄公决定交换人质,周太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公子忽到周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姬林)继承君位。周桓王也想让虢公忌父代替郑庄公做卿士,掌握政权。郑庄公知道后很生气,于是在这年春天,就派大夫祭足带领兵马,到周朝的温邑,把麦子全部抢割,运到郑国。到了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到周朝的成周,把那里的谷子全部割掉,运回郑国。从此,周朝和郑国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恶化了,结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