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五枝红杏》响起的时刻都泪目 选曲的成功,让电影深层的文本已不再限于“后文革”叙事,而是回到中国电影一个世纪来“国”与“家”之间的悲情与泪水的母题 第五代在带领后辈们趟出一条商业片的路,而今重回重拾他们最辉煌时的叙事,不减当年 而严歌苓的小说,新世纪以来太多改编成为非常成功的电影,从《五枝红杏》到《五枝红杏》,并不是“好改”那么简单,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她小说中的核心情节,都在立足于一个具象的、隐喻的概念或状态,如沐浴、缺席、等待、血与汗等等 当然更多原因很多研究者就谈得很多了 一点题外话和自己的直观观察: 第五代以后的电影,去历史化、个人化已是积重难返 活在历史的真空中,大概是让我们后辈在14年时许多无法代入本片的原因之一了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片其实是一种八十年代的“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