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书中的许多内容,表面看来是针对社会上的流俗之见的,其实,在理论上却是针对孟子的,虽然他们都自以为继承孔子。孟子也曾游学稷下,也属于稷下先生之列。他宣扬天命,相信天和人总有某种相应的关系,人有所愿,天必应之。荀子则主张天人相分,认为天的运行有自己的常规,不会因为人的需要而有所改变;人对于天只能“制天命而用之”[33],遵循自然的规律而行事。也就是说人们应当顺应自然,不能随意造作,破坏自然。
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仁、义、礼、智皆源于这四端。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饥而欲食,劳而欲息,这是自然而然的。满足欲望是人的本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节制,任其无限膨胀和发展,就可能引起恶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有恶的倾向。孟子主张性善论,是为了他的仁政说服务的。人有恻隐之心,统治者也有恻隐之心,政治也应体现恻隐之心,所以应该实行仁政。荀子主张性恶论,是为了他的礼的学说做铺垫的。在荀子看来,人类是群体动物,要想在自然界生存,就一定要有群体优势,否则就无法生存。可是人性有恶的倾向,如果无法控制,有些人就会占有得多,另外一些人就会占有得少,甚至一无所有。这样就无法形成群体,没有群体,就无法战胜自然,因而也就无法生存。怎样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需要礼。礼作为社会规范,首先具有养的功能,荀子叫作“养人之欲,给人之求”[34],即承认人的生存需要,使人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否则人类无法存在。由此可见,礼是人类生存的保障。那么,礼靠什么供养人呢?礼本是限制,即根据身份地位分得自己应得的东西。这就叫作分,又叫作名分。有了名分,按名分占有财富,这样的社会就是有秩序的社会,就可形成稳固的群体,就可面对自然,就能生存下去。